首页
学术报告

信息学院举办主题为“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工具引擎”的学术讲座


2025年11月06日 10:19  点击:[]



(通讯员:李承窈 侯欣岑 唐韩宇)11月4日下午,应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李宝祥研究员为大家做了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工具引擎”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连明老师主持,科研办组织召开,2024级和2025级研究生及相关老师参加。

报告开始,李宝祥研究员带领我们回顾了AI技术从早期理论到当前深度学习模型的革命性突破,探讨其作为关键驱动力如何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并引发社会结构深刻变革。接着在此基础上,李宝祥研究员向我们系统梳理了AI在铁路、矿山、医疗等关键行业的广泛应用,并聚焦于DeepSeek等前沿模型的创新实践与技术趋势,解析其开源策略对产业生态的重构作用。最后,李宝祥研究员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分析,探索了AI在未来商业场景中的实践路径与潜在价值。本次报告全面剖析了AI技术的演进脉络及其对现代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

报告结束后,李宝祥研究员和与会人员进行热烈交流。不少同学对李宝祥研究员分享的新质生产力工具引擎展现出浓厚兴趣,踊跃提出相关问题。李宝祥研究员耐心解答,现场互动氛围活跃,参与的同学们对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工具引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主讲人简介:

李宝祥,北京邮电大学博士,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曾在商汤科技担任研发总监,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经验。其研究领域涵盖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视觉技术和语音技术等,专注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核心技术研究及应用。

在大型工程项目方面,参与了多个业界领先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前沿技术储备。深度参与多模态大模型项目的研发,负责多模态融合算法的设计与优化,掌握了处理海量数据、进行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及高效推理的全链路技术。参与了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项目,负责深度学习技术在智慧教育、智能医疗、智慧农业等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积累了将前沿算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技术储备。

在科研方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3项,聚焦于人工智能前沿理论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如 IJCAI,ACMMM,ICASSP,INTERSPEECH 等发表论文50余篇,并取得了30项相关专利。


编辑:李承窈 侯欣岑 唐韩宇

一审:于小海

二审:童钊

三审:肖林


下一条:信息学院举办主题为“Genetic Prediction of Multi-Omic Traits”的学术讲座

关闭